為了招到優(yōu)秀的學生,美國頂尖大學有一套非常復雜的選拔流程。這些大學會衡量學生的各個方面,標準化考試成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只占1/5、1/6的份額。
招生官一般都會考核6大申請因素,每一方面的滿分是10分(兩位老師都給5分),加起來就是60分。但幾乎沒有一個學生能達到60分。
對于一個中國學生來說,如果能拿到46-47分,在申請EA、ED時,他很有可能會得到名校的錄取。如果他能達到47、48、49甚至更高的分數(shù),在申請RD時,也能獲得多所美國頂尖大學的錄取。
美國名校錄取因素
-
高中課程及課程強度
-
GPA
-
標化考試(TOEFL、SAT、ACT)
-
推薦信
-
文書(PS和why文書)
-
課外活動
盡管每所高校有自己獨特的審理流程,但大部分流程是相似的。常春藤級別的頂尖名校會用學術指數(shù)系統(tǒng)Academic Index(AI)對申請人進行學術打分,打分范圍是1-5分(有的學校是1-7分),最低分是1,最高分為5。
大部分學校對學生的申請會有兩輪評估。假設第一位招生官給你的課程強度打了5分,也就是滿分,第二位招生官也給了5分,那意味著你在課程強度方面得到了完美的10分。而如果兩輪評估后,你只得了2分(最低分),那說明兩位招生官都只給了你1分。
這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國高考課程難度可以達到4分、4+、5-、甚至5分的滿分,這說明美國大學比較認可中國高中課程的難度。
除了一般高中,很多國內申請人就讀的是國際高中。
(1)如果你讀的是A-level課程,你在課程強度基本可以得到5分的滿分,因為A-level課程強度是非常大的。
(2)IB課程:如果修了4門高級課程,可以得5分;如果少于4門,那么招生官給給你的打分會在5分之下,可能是4分的樣子。
(3)AP課程:如果修了10門以上AP課程,可以得到最高分。7-10門AP得分是4或者4+;少于7門,可以得到中等的分數(shù),3分。
成績分成ABCDF五檔,如果成績在90+,那么屬于A類學生;成績在80-89之間,則屬于B類,以此類推。
A:90-100
B:80-89
C:70-79
D:60-69
F:低于60
在申請的時候,需要學生提供9-11年級(即初三-高二)這三年的成績。如果是全A學生,即所有課程都是A(門門課程都是90分以上),那ta可以得到滿分。
如果成績單有1-2個B,學生也有可能得到5分,前提是這個B出現(xiàn)在9年級(國內是初三)、最晚是10年級(高一)。
單純看GPA高低是不夠的,招生官除了看平均分,還會看成績的走勢。兩個學會說呢過擁有同樣的GPA,而一個成績是上升趨勢,一個是下降趨勢的話,招生官肯定會選擇前者。
先說托福。國際生申請美國大學基本都需要提交托福成績,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托福成績并不在打分范圍之內。如果國內學生想申請美國頂尖大學(Top10),建議你的托福成績達到110+。如果托福成績稍低,可以選擇ED申請。
但并不是說早申的要求低,現(xiàn)在早申的競爭依舊十分激烈,所以托福高分依舊是一個必須條件,只能說分數(shù)較低的話,早申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在打分系統(tǒng)內的是SAT和ACT。大學對這兩種考試沒有偏好,你可以自行選擇。如果申請頂尖大學,你可以遞交SAT+SAT2或者ACT+ACT寫作。
用ACT申請,建議中國學生分數(shù)在33分以上;如果考了35甚至36,招生官會給你標化一項打滿分,也就是5分,ACT34分對應4.5,ACT33分對應4,以此類推。
用SAT申請,如果想被頂尖大學錄取,建議reading部分要考到680+,加上800分的數(shù)學,總分需達到1480+。如果閱讀低于680,招生官會質疑你的英文閱讀寫作能力。
很多學生和家長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成績是最重要的。但其實標化成績只占申請的1/6,在整個打分系統(tǒng)內也只占1/6。如何去安排自己的暑假?很多學生會錯誤地把這2-3個月的時間都拿來學習,分數(shù)得到一個小幅度的提升,比如ACT從32分提高到33分,在招生官看來,這其實沒有什么意義。
對于頂尖大學申請,標化成績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像杜克大學,每年都會拒絕幾百個SAT/ACT滿分的學生,因為學校無法從成績判斷學生是否具備改變學校、影響社區(qū)的能力。名??粗氐氖悄隳芙o學校貢獻什么。
因此,學校不會根據(jù)你的標化成績和高中學術表現(xiàn)直接錄取你,成績只是敲門磚。學??吹侥愕某煽儍?yōu)秀,才會開始考慮錄取你。美國名校希望看到你加入學校后真正可以為學校帶來什么、將來可以為社會帶來什么。因此,你需要通過課外活動向招生官證明你是一個具有領導能力的人,有真誠、社會責任感和領導才能。
如何判斷學生值得錄取?招生官會衡量學生和學校之間的匹配度。如何衡量呢?他會分析學生的學術潛力、興趣愛好、天賦特長、才能技能等,將這些方面和學校的使命、價值觀、能提供的資源相匹配,如果匹配度高,那就會給學生發(fā)錄取。
課外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課外活動可以是任何領域的,也就是說參加什么課外活動不重要,重要的你能回饋給這個社團或是組織什么東西。課外活動含金量的評估是通過這三個方面:1、持續(xù)性;2、深度;3、領導力。
你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做活動,你喜歡寫作,可以在校報或者其他刊物發(fā)表文章,你喜歡辯論,可以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辯手,你喜歡理工科,也可以在這一領域做出自己的特色活動等等。
文書
文書是最重要的申請因素,通過文書,招生官才能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有什么特質,你會不會為社區(qū)做貢獻。如果你的文書非常精彩,標化稍微低一點也沒有關系。
下面是幾點文書寫作原則:
1、不要羅列活動、獎項。
2、如果你要申請名校,尤其是頂尖名校,記住這一點:文書寫作是艱巨的挑戰(zhàn)過程。
3、選校的時候不要一味看排名,每一所大學都是特殊的,你要花時間去研究自己和學校之間的匹配度。
如果你文書寫得精彩,在招生官的打分系統(tǒng)里,你可以得到4分。這是非常突出的。很少有學生能得到5分的滿分。
每所大學需要三封推薦信,一封來自counselor(升學導師),中國沒有counselor,可以找班主任。除了counselor,還要找兩位學術方面的老師。比如你喜歡理工科,你找的推薦人最好是理工科老師。
除了這三封必須的推薦信,你也可以提交額外的推薦信。你上了美國大學的暑期課程,推薦人就可以是上課的大學教授。你做了一些研究(實驗),項目里的研究導師可以給你寫推薦信。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找你認為非常重要非常出名但其實不了解你的人寫推薦信。
招生委員會希望從推薦信中了解你的學校以及你所在的班級。推薦信提供了有關你的背景環(huán)境的信息,這樣,招生官員就能更好地評價你。這類推薦信常常會談到你在班級的排名、學校GPA成績的計算方法、你所學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你在學校里的影響力以及你參與課外活動的情況等。
在請老師寫推薦信之前,你一定要和老師做個良好的溝通。你希望老師在推薦信中展現(xiàn)你哪些能力、哪些品質,這樣才能協(xié)作起來把推薦信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