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美國大學ED錄取數(shù)據(jù)來看,今年藤校錄取率相比去年又創(chuàng)新低。
哈佛大學今年在早申請階段共從6630位申請者中挑選了964位錄取,錄取率為14.5%,跟去年錄取率幾乎相同。普林斯頓大學錄取率約為14.8%,相比去年的15.4%略有下降。而賓大錄取率僅僅只有18.5%,比去年22%的ED錄取率又降低3.5%,美本申請形勢嚴峻。
對于許多想申請美國本科的高一高二學生及其家長們,難免內(nèi)心惴惴不安,對美本申請充滿疑惑,不知應如何規(guī)劃留學之路。
該如何規(guī)劃考試?GPA和標化分數(shù)哪個更重要?該如何規(guī)劃活動?專業(yè)的選擇?
很多同學家長在開始考慮申請美國本科,特別是本科名校的時候會非常重視標化成績而忽視了在校成績的重要性。
實際上,在美國大學所有的申請硬指標中,在校成績是最受重視的。幾乎每一所全美排名前30的大學招辦人員,都會公開地在信息發(fā)布會上說明,在校成績(Transcript)是在整個入學審核中最重要的部分(the Most Important Part),耶魯大學的招辦更明確地說高中學校成績的重要性超過分數(shù)、超過申請文書、更超過面試!
波士頓學院的資深招辦副主任則明確說明,在他們的入學審核中,成績和學術(Academic)部分占了70%的比重,因為美國一向十分重視長期紀錄,即重視長期所建立的口碑。優(yōu)異的學校成績是經(jīng)過至少三年長時間積累的,所以比起SAT考滿分的學生,美國名校更看重在校成績保持第一名的學生。
大部分中國的家長和同學也不得不承認,在一所重點高中長時間維持全年級總成績第一名的表現(xiàn),要比一次考試得滿分困難許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SAT得高分的學生申請結果和心中的名校失之交臂。但是,美國各地最知名的高中每年第一名畢業(yè)的學生,絕大部分都能獲得理想大學的錄取結果。
所以,學生要從高一開始就非常注意,高中這三年的成績最好保持上升趨勢,讓招生官認為你很有學習潛力。
托福和SAT是申請美國大學的兩大關鍵考試,近年來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標化成績也是水漲船高。如果想要申請前15美國大學,新SAT成績要達到1500分,ACT成績34分是比較理想的。對于國際學生來說,還要準備托??荚?。想申請TOP15的美國大學,托福成績要達到110分,其中口語部分要達到26分。
標化考試的規(guī)劃肯定是越早越好,特別是高一學生,建議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克托福上面,早一點把托福分數(shù)考出來,再去攻克SAT(ACT) 。有些學生暑期打算參加夏校,有些學校的夏校申請也是需要托福成績的。
高一寒假期間參加首考,在高一暑假的時候托福需要達到100分。在高二開學前,如果你的托福還未達到100分,你的美國前20、前10名校的夢想將會遇到不小的挫折。想要有把握的實現(xiàn)名校夢想,高二開學前托福需要達到105分以上。
SAT和ACT每年考試次數(shù)不是很多,建議學生在高二主攻SAT/ACT考試,在高二結束前考到理想分數(shù),后面的考試就是錦上添花了!
在活動規(guī)劃上我們首先不要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觀念:通過做活動能夠取得優(yōu)勢,能夠打敗其他學生,能夠靠活動上面的優(yōu)勢,最后被名校錄取。
而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在活動上面我們要保持不失分的態(tài)度,而不是說要透過活動擊敗別的學生而進入名校。
對于高一高二的學生來說,要樹立正確的活動規(guī)劃觀念,要注重活動的質量選擇、時間考量還要注意活動的延續(xù)性、提升性和差異性。
美國大學本科的招生官主要考察的課外活動有六種類型:理科比賽,文科比賽,音樂類活動,運動類活動,綜合素質類活動,科研實驗夏校類活動。學生在活動選擇上應該關注活動的質量,應該做什么才會有效提升自己,選擇含金量高并且適合自己的活動。
很多學生申請美本的活動列表上,幾乎百分之九十都是暑期活動。比起暑期活動,美國大學更注重你在平時學期中參加的活動。試想,一個短期的活動能夠給一個人的成長帶來多少改變呢?一個穩(wěn)定的長期活動給學生本身帶來什么積累,對學生本身提升在哪里,這才是關鍵。
在規(guī)劃活動時候,必須考慮到活動的延續(xù)性。如果學生認為做了這個活動,對自身產(chǎn)生了改變的話,那么美國招辦會繼續(xù)關注這種改變是否延續(xù)到了該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活動中。如果沒有,你的活動的參與和規(guī)劃就是零碎的、沒有關聯(lián)的,就會被定義是為了申請大學而做的,招辦甚至會懷疑學生造假。
在規(guī)劃活動的時候要注意你的活動是否也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自己是否有成長和提高?一個具備提升性質的活動應該是”利人又利己”的。如果你的活動是為申請大學“量身打造”的刻意的、目的性很強的利他行為,有經(jīng)驗的招生官會很容易認為你是刻意幫助別人,只是為了幫自己申請大學。
以前學生是活動太少,現(xiàn)在的學生是活動數(shù)量足夠,但是性質都是類似的。志愿者、支教、商賽、模聯(lián),很負責任地說,這些活動并不能為你的活動表單加分?;顒右?guī)劃不能從學生、家長、中介活動策劃者的角度出發(fā),要從學生本身出發(fā),要有屬于自己的活動。
以前學生沒有想好大學學什么專業(yè),可以選不定專業(yè),但是現(xiàn)在的申請有所差異。申請學校時,選擇不定專業(yè)的學生錄取的比例較低,美國大學招辦更希望看到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是有所規(guī)劃的,所以在申請時需要選擇一個專業(yè)。
學生在高一高二的時候就應該思考自己應該選擇什么專業(yè),專業(yè)的選擇和活動文書也是密切相關的。
高二,應該是活動的分水嶺。初三高一的活動,跟高二高三做的活動,應該是有性質上的不同。初三高一,可以做一些基礎性質的活動,高二高三的活動規(guī)劃,應該考慮到報專業(yè)的問題。
而在寫補充文書的時候,學生可以說自己為什么要選這個專業(yè)。現(xiàn)在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對專業(yè)的認識都比較膚淺,甚至是學生對專業(yè)的理解是錯誤的。比如你要學數(shù)學,你說自己數(shù)學好所以要選數(shù)學,那么你并沒有表達出你對數(shù)學專業(yè)為何有興趣,進了大學之后,這所大學又能夠提供何種跟你專業(yè)規(guī)劃相匹配的支持。
學生對專業(yè)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如果學生對專業(yè)理解片面,即使做了很多與專業(yè)相關的活動,這對他申請專業(yè)也沒有什么用。其實,美國大學的命題,就是要求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申請大學,是合二為一的。所以每個人到底要做什么活動,才對申請大學有幫助,是不一樣的。
同時,要提醒各位學生的是,高二提前規(guī)劃了專業(yè),進校之后如果實在不喜歡或者不適合,也仍然可以轉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