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 以欲申請美國名?;瘜W化工類、材料類、能源類相關專業(yè)的高中生為主;
科研主題: 哈佛大學化學材料能源頂尖科研;(納米材料、人工光合作用、液流電池、微流控技術)
軟性背景:有一定的科研履歷者優(yōu)先;
科研導師:哈佛大學化學能源類專業(yè)導師;
科研地點:哈佛大學科研組會議室;
科研活動的亮點
1. 進入美國名校實驗室/科研組,接觸尖端科學
為未來赴美深造做準備;科研經歷是美國名校申請的基石,頂級名校的科研項目是對學生有能力完成名校學業(yè)最好的證明;
2. 師從導師開展實驗項目
高層次的人脈和校友關系,與學生為伍的人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名校博士、碩士,學生將體驗到世界最頂級學術專家們的思想和氣質;
3. 獲得導師推薦信和科研證書;
對于優(yōu)秀學生可以獲得名校導師的推薦信,大大助力未來的留學申請;
4. 全天候專業(yè)英語環(huán)境,迅速提升專業(yè)水平;
提升溝通和專業(yè)英語水平,提升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用實踐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形象;
5. 高含金量收獲助力未來留學深造及就業(yè)
在名校導師指導下的科研過程將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發(fā)展方向,不斷深化對于美國學界的了解與認同,幫助參與學生及家長明確未來的學校及專業(yè)申請方向;從而更好的明確留學的目的與意義,擺脫盲目,獲得真知;
科研簡介
該科研內容包含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和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5個著名研究組的最新科研進展,分別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納米領域開創(chuàng)者C教授課題組,美國科學院院士、能源化學領域頂尖科學家D教授課題組,當今能源材料領域炙手可熱的R教授和M教授課題組,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人文藝術學院三院院士、微流控領域先驅D教授課題組。
在該科研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學到化學材料能源的基礎知識,而且會深入討論納米材料、人工光合作用、液流電池和微流控技術等最前沿的科研工作。參與該科研的學生將會參觀哈佛大學微納加工實驗室、化學合成實驗室、器件表征實驗室和微流控實驗室,與哈佛學生、教授討論科研。
科研完成時,學生將會全面了解化學材料能源領域的基礎知識和世界最前沿的研究進展,并了解一手的哈佛內部留學申請信息。
科研內容
研究模塊1 ----納米材料
納米材料指的是尺寸處于納米尺度的材料。一般包括量子點、納米顆粒、納米線、納米片等。由于納米尺寸的物質具有與宏觀物質所迥異的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和量子限域效應,因而納米材料具有異于普通材料的光、電、磁、熱、力學、機械等性能。哈佛大學C教授為納米材料領域開創(chuàng)者之一,本模塊將圍繞C教授課題組工作詳細討論,并參觀微納加工實驗室。
研究模塊2 ----人工光合作用
自然界的植物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將水和二氧化碳轉換為氧氣和糖類,此反應為地球收集能源,為人類提供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石。然而目前地球遭遇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溫室氣體效應,迫使人們嘗試人工光合作用解決這些難題。哈佛大學D教授是人工光合作用領域頂尖科學家,本模塊將圍繞D教授課題組工作詳細討論,并參觀化學合成實驗室。
研究模塊3 ----液流電池
利用電池大規(guī)模儲能一直是前沿研究熱點。2014年在哈佛大學R實驗室和M實驗室,液流電池橫空出世。由于液流電池潛在低成本和大規(guī)模儲能的能力,一出現(xiàn)就引起世界范圍內的關注。經過兩年的發(fā)展,如今哈佛的液流電池已日趨成熟,本模塊將圍繞R課題組和M課題組的工作詳細討論,并參觀器件表征實驗室。
研究模塊4 ----微流控技術
微流控技術是把生物、化學、醫(y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芯片上, 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學、醫(yī)學等領域的巨大潛力,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生物、化學、醫(yī)學、流體、電子、材料、機械等學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領域。哈佛大學D教授課題組經過二十多年微流控技術的研究,在此領域取得巨大突破并創(chuàng)辦多家公司。本模塊將圍繞D課題組的工作詳細討論,并參觀微流控實驗室。
科研收獲
1.科研完成時,學生將會全面了解化學材料能源領域基本知識和最新進展。
2.挑戰(zhàn)自身潛能,切身體會哈佛大學頂尖科研環(huán)境,在嚴苛的訓練下快速成長。
3.極大拓寬視野,實地感受國內外科研區(qū)別。通過此次科研,參與學生將會對留學名校有個清晰的認識,并依此做出最優(yōu)的人生規(guī)劃。
4.學生將有機會與頂尖教授零距離交流套磁,了解哈佛的內部申請信息。
選拔流程
1. 提交報名表;
2. 科研組擇優(yōu)面試;
3. 面試通過后,發(fā)送錄取確認書;
4. 協(xié)調機票、接機、住宿;
5. 赴美開始科研;
6. 獲得導師推薦信,科研證書,豐富的CV、PS履歷;
科研時間
時間:暑假或寒假,每期時間長度為3—4周;
(針對美高學生假期只有2周的情況,可選2周實地+2周遠程,確保科研收獲)
具體情況根據(jù)學生面試情況由美方進行調整;
報名后安排校方面試,面試前輔導學生閱讀1篇專業(yè)論文。